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发要闻

追求绿色发展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9-09-16来源:中国新闻网

  “悬赏30万元(人民币)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雾霾”“垃圾围城”……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污染频频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百姓从盼望温饱变成盼望绿水蓝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也随之进入快车道。

 

  余村,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上世纪90年代,余村人靠山吃山,建起了石灰窑,办起了砖厂、水泥厂,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但当地一张水泥厂的黑白照片,揭示了当年那段烟尘滚滚、环境污染的历史。

 

  余村所在的安吉县,为脱贫致富走上了“工业强县”之路,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相继崛起,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造成了生态环境巨大破坏。

 

  2001年,安吉下决心改变传统发展模式,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开始对新的发展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经过十余年努力,如今安吉县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样板。

 

  与安吉县一样,伴随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多个地区出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和激烈冲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加大。上世纪70年代,北京市官厅水库污染治理拉开了中国水污染治理的序幕;上世纪80年代,保护环境被确立为基本国策;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大规模开展重点城市、流域、区域、海域环境综合整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加大。中国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落地实施,包括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与2004年相比,长江、黄河、澜沧江年均向下游多输出58亿立方米优质水,真正确保了“三江清水向东流”。

 

  进入新世纪,中国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奋斗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在民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是要舍弃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李干杰说。

 

  李干杰指出,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要有耐心,久久为功,本着“功成不必在我,但是过程离不开我”的思想,一代接一代,一年接一年,做出我们的努力。

电子邮件:secretariat@cciced.net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邮编:100035

京ICP备0505092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