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国合会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专题对话会以视频形式召开。会上,嘉宾围绕碳中和、COP15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气候变化与自然保护协同等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以下是发言摘编
理解气候和自然之间的相关性,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正如之前所提到的,我们不仅要关注二氧化碳减排,还要重视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要认识到当前约30%的温室气体来源于甲烷而非二氧化碳。因此,需要开展气候与能源的综合性研究,以更好地应对挑战。
众所周知,面对气候和自然领域的全球挑战,每一个人都要参与进来、共同应对。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力非常重要。中国是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国,美国排第二,印度第三,欧洲总体来说也有着很大的排放量。对此,我们需要从广阔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从全局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中国、日本、欧洲的努力根本不够,印度和其他国家也都要参与进来。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去帮助那些还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红利的贫困地区人民,这也是一个全球挑战。
电力在未来的经济和能源结构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电力应来源于零碳能源。在电力领域,我们可以创造机会,通过使用风能、太阳能以及氢能等方式来替代煤、石油或者天然气。此外,要认识到,电力本身并不仅是我们要应对的挑战,我们需要改变整个交通和能源结构,例如采用电动汽车、氢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技术,以及在航空领域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在工业方面,钢铁、水泥都是比较重要的行业,还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哈佛跟中国的合作研究已经有25年的历史,目前也开展了很多的工作,我想讲几点,对在座的各位可能还是全新的信息。
第一,我们对近海风能研究有极大的兴趣,特别是中国的近海风能。这方面的技术在过去五年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欧洲很多组织正引领这个技术的创新,也把技术传到了美国。拜登总统最近发布了相应的计划,将在美国东部大量发展近海风能。我们的报告表明,中国的近海风能实际上有很大的潜力,近海风能比核能、煤炭便宜得多,这会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和相关产业重要的电力来源之一,极大地改变整个游戏规则。
第二点是氢能的重要性。我们的研究显示,氢能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目前,氢能最主要的来源是天然气。中国大部分氢能来源于煤炭,这实际上产生了很大的碳足迹。我们最近发表的论文指出,在中国北部地区,可以使用成本较低的环保氢能,用风电、光电产生氢能,得到“绿氢”的同时,有助于风电、光电的消纳。日本计划将氢能作为未来产业经济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研究也指出,在日本和中国的合作中,可以使用中国近海风电产生的氢能,这将是日本能够找到的最便宜的氢能。中国与韩国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合作机会。所以在东亚地区,氢能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我们对当前气候模式的变化并不是特别了解,气候模式的变化与自然界有很大的关联,要了解他们耦合关系。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碳,以此来生产液化燃料,或者生产一些生物燃料。把生物碳放到土壤里面,可以使土壤可以提高肥力,还可以将碳封存上百年。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在可再生能源体系方面说比做容易,真正重要的是要先明确这些行动面临哪些问题,尤其是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要从全球的角度出发,而不是每个国家单枪匹马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