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国合会气候与生物多样性专题对话会以视频形式召开。会上,嘉宾围绕碳中和、COP15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气候变化与自然保护协同等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以下是发言摘编
世界面临三大严峻挑战:气候紧急状态、自然损失和不断加剧的不平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进一步揭示了现存挑战是相互作用的。我认为一定要把气候变化和自然保护议程结合起来。应对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阻止未来十年的自然损失,两者的整合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到2030年,我们必须建立自然友好型社会;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同时如兰博蒂尼先生提到的,要2030年实现自然向好的目标,今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要提高政治意愿,让企业行动起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私营部门将气候和自然议程融入机构运营中,并开展集体行动。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近期发布了《愿景2050:变革时代到来》,这个愿景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90亿人生活更好。简单来讲,我们必须要推动转型,包括能源、材料、粮食体系等,也就是系统性转型,要寻找经济转型、产品和服务转型等路径。关于协同自然和气候,我们也发布了《绘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报告》。通过明确定义、范围和要求,帮助企业去理解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从而采取更加高效行动,到2030年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C以内,帮助减少37%的温室气体排放。简而言之,我们在中国和世界范围还有其他许多项目,跟政府、监管者和投资者共同合作,引领这样的转型以更好地实现2050年目标。
中国在实现此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在2020年9月做出的气候承诺,重视能源转型、可持续城市发展和绿色投资的中国“十四五”规划都彰显着中国行动的正确性与引领性。除此之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在转变国内外全球能源系统,在向零碳经济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对于即将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作为承办国将在连接生物多样性和气候方面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