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发要闻

世界地球日

发布时间:2020-04-24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微信、新华网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今年恰逢世界地球日50周年纪念,“气候行动”被设定为全球活动主题。尽管在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的当下,疫情占据了新闻头版头条,吸引了大家全部的注意力,但采取气候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依然容不得丝毫的忽视和怠慢。

   

  第一届世界地球日于50年前的1970年发起。当时,意识到环境的日益衰退以及地球和生物所处的困境,2000万人走上街头,呼吁社会对石油泄漏、空气和河流污染等环境危机做出紧急响应,促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公民行动。这场抗议推动各国政府采取具体行动,出台环境法案并成立环境保护机构。除了这些实际成果外,这项全民运动也证明了人们团结一致所能产生的强大力量。

   

  时至今日,这一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将4月22日定为国际地球母亲日,旨在强调地球及其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和生计所提供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并以此提高世界各地的公众意识,了解人类与地球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2016年的这一天,各国正式签署了《巴黎协定》,明确设定了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高于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的目标;并承诺增强各国减排能力,极力缓解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图片来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地球母亲正在明确地敦促人们采取行动,大自然正在遭受磨难。澳大利亚的山火,创纪录的高温以及肯尼亚的蝗虫入侵。现在,我们又面临与生态系统健康密切相关的全球大流行病新冠肺炎的考验。

   

  

图片来源:联合国

   

  气候变化,改变自然的人类行为,以及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种种“罪行”,如毁林、土地使用变化、集约化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日益严重的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等,都可增加动物与人类的接触,并使传染病从动物传播到人类身上,产生动物源性疾病的几率增长。

   

  联合国环境署的数据显示,在人类每4个月出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中,有75%来自动物,这显示了人类、动物与环境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

   

  尽管我们进行了不断的努力,但在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还是在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衰减。据估计,目前约有100万种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在这一大前提以及新冠肺炎暴发的情况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但是从长远来看,解决栖息地的丧失和生物多样性流失问题至关重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特别发表视频致辞,敦促世界采取果断行动,保护我们的星球不受冠状病毒和气候破坏的威胁。他说,当前的危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把复苏转变为真正的机会,并为未来坚持正确的方向。

   

  

  

  

  

  一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制止气候变化,取得了公认的成就。

电子邮件:secretariat@cciced.net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邮编:100035

京ICP备0505092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