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新闻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大型活动 > 年会 > 1992 > 年会新闻

中国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1992-04-22来源:国合会

  能源工业是基础工业,中国政府一直把能源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经过42年的建设,特别是1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1年,我国一次能源总产量已达10.44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10.9亿吨,原油1.395亿吨,发电量6750亿千瓦时。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目前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不到世界人均的1/2。因此,为加快中国经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能源消费总量的合理增长和提高人均能源消费水平都是需要的。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到2000年,一次能源产量将达到14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产量14.6亿吨,石油、天然气2亿吨油当量,发电量12000亿千瓦时,其中水电2400亿千瓦时。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目前一次能源中煤炭占74%,其中转换成清洁、方便的电能的仅占23%。由于大部分煤炭被直接燃用或散烧,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工业和人口集中,能源消耗多,污染严重。据保护部门统计,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来自于燃用煤炭。能源发展已面临着环境的严峻挑战。为了减轻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压力,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年增加能源工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装备污染治理设施,以及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对于扼制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污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很多能源生产和消费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治理难度大,且治理成果不易巩固。鉴于我国能源结构的特殊性,仅在污染治理上采取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把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合理利用资源,改善能源结构

  改善能源结构是我国能源战略选择的重要步骤,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快水电、核电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煤炭的消费比例,二是减少煤炭直接消费量,更多地换为电力等清洁的二次能源。

  加快水电建设。我国水力资源居世界首位,可开发的水电容量为3.8亿千瓦。不电一直是我国注重发展的能源,用于水电建设的投资逐年增加。到1991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3716万千瓦,发电量1223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量的18%。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已经完成,由于三峡地理位置适中,资源集中,可装机1700万千瓦,年发电量84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用4000万吨原煤,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布局个有战略意义。在加快大、中型水电建设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发展小水电。我国小水电星罗棋布,发展潜力很大。小水电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分散建设,有利于解决远离电网的地区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还可替代一部分农村紫薪和煤炭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到2000年水电装机可达到8000万千瓦。积极发展核电。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已并网发电,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第一台机组明年初可并网。计划到本世纪末,核电装机到600万千瓦。届时核电的总的能源结构中占的比重虽然很小,但可为下个世纪的发展打下基础,提供经验。核电作为清洁、不排CO2的能源,必将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提高煤炭转换电力的比重。目前我国发电用煤占煤炭产量的23%,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为了减轻煤炭直接燃用对环境的污染,需要更多地将煤炭转换成电力。今后8年,我国每年将新装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以上,每年新增的煤炭50-60%用于发电。计划到本世纪末,我国发电用煤的比重将提高到23%。

  二、推进技术进步,大力节约能源

  要保证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节能不仅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也是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特别是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节能就会少烧煤,少排放燃煤而产生的污染物质。

  目前,我国一方面能源供应紧张,一方面又普遍存在单耗高,浪费大的问题,节能潜力很大。据有关方面测算,我国能源平均有效利用率只相当于国外先进水平的2/3,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工业发达国家高30-90%,总的节能潜力在3亿吨标准煤左右。

  例如,我国燃煤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与先进国家相比,平均每千瓦时供电煤耗要高约100克标准煤。按1991年我国火电发电量5400多亿千瓦的计算,就多烧了5000多万吨标准煤,折原煤7000万吨。

  我国的吨钢可比能耗,平均是1000千克标准煤,比国外先进水平高300-400千克。去年,我国产钢7000万吨,一年就要多耗2000多万吨标准煤。

  我国现有工业锅炉40万台、80万蒸吨,年耗3亿多吨原煤,热效率只有50-60%,能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现有工业窑炉14万台,年耗2亿多吨原煤,热能利用率也低。这两项的节能潜力在1亿吨以上。

  我国工业部门风机、水泵的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相当于每年多耗电300亿千瓦时,电炉钢、铁合金、电解铝等八大类高耗电产品,若单耗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每年节电潜力为100亿千瓦时。

  以上几方面的情况说明,我国节能大有潜力,大有前途。今后十年要采取重大技术进步措施,更新改造设备,把单位产品能耗降下来,争取全国平均每年节约2000万吨的原煤。

  1.电力工业在本世纪末,要把供电煤耗降到每千瓦时370克标准煤左右,下降60克。

  (1)新建火电厂主要采用30万、60万千瓦机组,要求供电煤耗不超过330克/千瓦时,供热机组煤耗不超过270-280克/千瓦时。超过煤耗指标的予立项。到2000年计划新增火电机组9000万千瓦,如果都是高效率的,对降低全国供电煤耗将起很大的作用。

  (2)加快技术改造,以高效大容量机组替代低效中低压机组。对现有的2600万千瓦中低压机组,到本世纪末要改造1850万千瓦,计划“八五”期间改造550万千瓦,其中有的可改为热电联产。完成“八五”改造计划,在发电用煤量基本持平均情况下,可多装机300万千瓦,每年多发电150亿度,同时增加对城市的供热量,仅电厂烟尘排放每年可净削减50-60万吨。

  (3)对国产12.5万、20万、30万千瓦机组进行完善化改造,主要对20万千瓦机组汽轮机流通部分和低效辅机及锅炉燃烧系统进行改造,要使改造后的20万千瓦机组供电煤耗由目前的390克/千瓦时下降20克/千瓦时。我国现有20万千瓦机组110多台,改造可年增发电量50亿千瓦时左右。

  采取以上几项主要措施,预计到本世纪末,每千瓦时供电煤耗可下降60克,那时火电发电量按1万亿千瓦时计,就可少烧8000万吨原煤。对环境保护来说,这意味着少排放8000万吨原煤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质。

  2.加快对现有的40万台工业锅炉的改造。改造工业锅炉的出路应是以大锅炉代替,实行集中供热,热电联产。采用60-70吨的煤粉炉,热效率可以从目前的60%提高到90%。特别是热电联产,节能效果和环境效益都十分显著。近十多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今后十年,要继续坚持实行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的方针,力争到本世纪末工业锅炉节约1亿吨用煤。

  3.钢铁、化工、建材等耗能大户,要把降低能耗作为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的重要方针,争取十年内把单位产品能耗下降10-20%。

  4.大力推广民用型煤。采用型煤燃烧比较安全,热效率较高,可减少烟尘排放量60%,节煤20-30%。如果在型煤中加固硫剂,可减产二氧化硫排放量50%。在我国集中供热普及率不高的情况下,推广和发展型煤符合国情,是节约煤炭、解决原煤散烧污染大气环境的最经济、现实的途径。要采取一些鼓励政策、加快民用型煤的推广步伐,到本世纪末使城乡人民生活用煤基本实现型煤化。

  三、采取切实措施,提高煤炭供应质量

  目前我国生产的原煤,很大一部分热值低、灰份大、含硫高、未经洗选加工。直接燃用这种煤炭不仅加重了污染治理负担,也增加了无效运输。因此,我们今后要把提高煤质和增加品种作为煤炭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来抓。

  一是要提高煤炭入洗率。“八五”期间,煤炭入洗率要由目前的17.2%提高到19%,以后还要逐步提高入洗比重,努力做到远距离运输的煤炭都要经过洗选加工。二是优先开发利用优质煤,合理调配煤炭。为减轻城市的大气环境污染,要尽量多供应优质煤,如果现有的城市用煤热值平均提高1/4,就可以少排相应比例的污染物,这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将起非常大的作用,节省的治理资金可用于城市的集中供热和煤气化等。我国有些地区出现酸雨,主要是燃煤含硫较高造成的。要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比较现实的和经济的办法是限制高硫煤的开采,调进一些优质煤。神府-东胜等煤田储量大、容易开采,煤的热值高、含硫低,优先开发利用,具有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特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市煤炭消耗量每年都在2000万吨以上,要采取一些倾斜政策,首先对这些特大城市多供应神府-东胜煤田的优质煤。

  上述三个方面的战略选择,是有利于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乃至目前各国关注CO2排放的根本性措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我们确定的战略目标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当前主要途径是植树造林。森林是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天然工厂。中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13.4%,计划到200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7.1%,相当于从现在到本世纪末增加森林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我们愿与各国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资金和技术,促进我国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贡献。


电子邮件:secretariat@cciced.net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邮编:100035

京ICP备0505092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