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既是世界各国为保护地球环境、促进地球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个共同行动准则,又是实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目标的重要文献。它为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原则;反映了世界各国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广泛进行合作的共识和最高层次的政治承诺。它不仅对未来的全球伙伴关系和国际秩序产生影响,而且对未来的全球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作为其后续行动的一个核心内容,联合国要求世界各国以《21世纪议程》为指导原则,制定本国的持续发展国家战略,并逐步付诸实施。
中国政府对环发大会的召开及其决议精神极为支持。去年6月联合国环发大会一结束,我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就于7月专门召开了第23次会议,研究和部署了如何全面落实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有关决议和精神。决定由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制定中国的持续发展战略,即《中国21世纪议程》。
遵照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这一决定,国家科委和国家计委首先于去年8月召开了有50多个部委负责同志参加的“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工作组会议”,成立了以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和国家计委副主任刘江同志为组长,50多个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专家组。然后,邀请了国内数百名专家、学者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起,认真地研究了联合国《21世纪议程》内容和要求,广泛收集了国内外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资料和数据,仔细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与突出的环境及发展问题;同时召开了一系列的研讨会和座谈会,讨论实现中国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政策条件、机构、能力建设、优先发展领域和国际财政、技术合作等关键问题。在此工作基础上,拟写出《中国21世纪议程》的详细编写大纲,以及各部门具体分工协调和工作计划。
从去年9月开始,我国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工作,根据编写大纲和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半年的时间内,已基本完成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英文初稿文本。
《中国21世纪议程》初稿文本共分40章,即40个领域,180多个方案领域,约120多万文字。其内容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经济部门和与持续发展有关的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涉及到外交、法律、经济、环境、资源、科技、宣传教育等许多方面文本中每一个领域,都详细阐述了中国的基本情况、持续发展目标、行动计划、资金和技术支持条件等。
通过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的各项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项工作对具体落实中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对繁荣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实现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中国是一个具有近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问题是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成功与否,对全球环境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全球持续发展进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提议,率先采取行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正是体现中国政府深知自己在保护全球环境和实现持续发展进程中所肩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但是,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技术经济都还很不发达,目前正面临着全面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要真正全面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实现持续发展目标,不仅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尤其是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因此,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中国21世纪议程》和它的实施,非常希望和欢迎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合作。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设想,期望得到国际社会和各位同仁的合作。
1.进一步完善《中国21世纪议程》
为实现此目的,我们需要聘请一些具有环境与发展工作实际经验和广泛国际合作经历的资深专家就《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初稿文本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请他们提供一些范例研究材料,介绍国际发展趋势和方向,与中国专家一起共同商讨,对目前的文本作某些适当的修改,使其成为一个符合联合国要求和规范的标准文件,并能广泛地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2.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
为了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21世纪议程》的理解和关注,我们希望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召开一个《中国21世纪议程》的国际研讨会,邀请一些国际知名人士、联合国各机构的负责人,以及一些国际和国内资深专家与会,就中国持续发展战略,包括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国家能力建设、优先发展领域,以及政策支持和立法保障,特别是如何获得有效的国际财政和技术援助等广泛内容进行讨论。
3.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形成持续发展项目框架文件,以有利于今后的实施
《中国21世纪议程》初稿文本的提出,使《中国21世纪议程》的项目设置有了坚实的基础,但考虑到《中国21世纪议程》含有巨大的数据、资料和信息量,相当庞大复杂,必须再慎重地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综合考虑国内特点和基本国情的前提下,结合当前国际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建立中国持续发展的优先项目库,以此作为《中国21世纪议程》的项目支持系统,并通过对这个项目系统的实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在这方面,我们希望得到国际高层次专家的帮助,在充分研究《中国21世纪议程》文本的基础上,制定项目框架文件,形成优先项目体系,作为我国今后优先实施和对外合作的项目。
4.期望广泛开辟国际合作渠道,争取国际财政和技术合作
近年来,国际社会的各种多边双边的合作非常活跃,特别是在联合国各机构的共同推动下,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合作成为热点。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政府间的双边合作机构,都纷纷设立专项基金,如全球环境融资(GEF)、保护臭氧层临时多边基金、21世纪能力基金等,重点支持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合作,特别是支持与持续发展有关的合作。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和经济都还比较落后。因此,在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过程中,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中国国家科委将在近期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计划于今年10月召开国际捐助国圆桌会议,邀请各驻华使节、有关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以及一些著名的国际活动家出席。在广泛宣传中国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以《中国21世纪议程》的优先项目框架文件吸引各种多边和双边的技术合作,推动《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二是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国际合作经验和国际活动能力的国内高层次专家队伍,广泛地开展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全球调查和跟踪研究,学习掌握一些主要国家和重要国际组织制定持续发展战略政策的经验,特别是学习掌握对外合作重点领域和方向方面经验。争取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多种合作形式的洽谈和募捐活动,从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广泛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
总之,我国非常重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和实施,期望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理解、支持和合作,更首先期望在座的各委员的广泛支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