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新闻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大型活动 > 年会 > 1995 > 年会新闻

中国环境与发展中的公众教育

发布时间:1995-09-18来源:国合会

  声明

  在此我谨向曾对我去年五月所寄之信作出书面或口头回答的委员会与工作组成员致谢,他们的观点是极有价值的。我同时也要感谢别的许多人,在我向他们咨询时他们为我提供了有用的观点、建议,或答应将来提供帮助。我尤其要感谢的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长解振华先生和中国国家环保局工作人员,他们为我6月份访问北京举行会见作出了许多安排,并不辞辛劳亲自陪我。有幸我的访问能与委员会加拿大支持办公室主任迪鄂教授的访问安排在同期进行,与他一道进行拜会,并从他的真知灼见中受益非浅。德赫斯 1995年7月  报告

  简介

  本报告只就中国对环保教育的关注作一个浮光掠影式的介绍,旨在为委员会对该课题进行讨论时提供一点背景材料,请勿视作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

  中国当前的状况

  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环保教育,包括以正规和不正规的方式。

  自70年代以来,中国正规的环保教育发展很快,如今有126所高等院校设有环境主题的系别,39个博士授予点。这些院校为环境管理与教学培训了2万余名专业人员。环保课程已经或者正在被引入中小学的课制安排,并与地理、生物和语言等课程结合起来。

  至于不正规的环境教育,大众媒介——报刊、广播和电视,十分活跃,并日益有所加强。他们不仅对环境问题进行报道,还参与了全国人大环保委员会主任曲格平先生1993年发起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在这项活动中,40家大型新闻机构,包括中国日报、新华社与中央电视台,与11个部委进行合作,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与报道。他们公开表扬在环保问题上负责的企业,对做得不好的企业施加压力。

  新闻机构还与一些主管机构进行合作,在一些主要纪念日举行大众环保意识的宣传活动,如世界环境日(国家环保局计划,国务院统筹)、地球日和植树节(林业部)。1995年6月5日即最近一次世界环境日,在铁路部门的配合下,他们组织了一次“清除白色污染”的活动,清除铁路沿线的泡沫塑料及其它塑料制品。共有百万余人参加了这次为期一天的活动,涉及100多个车站与城市。   自1984年以来,中国就有一份定期的全国性环境报纸,名为《中国环境报》。该报由国务院环委会和国家环保局共同组织发起,现已在北京拥有200多名职员,全国各地有43个办事处和500多名撰稿人,共拥有50万读者。实际上几乎每个省份和主要城市都有其自己的环境报纸,并有英文版刊行海外。

  新闻界代表表明,就他们的观点来看,中国面临最为迫切的环境问题是水与大气的污染,这也正是国家环保局最重视的两个问题。通常人们都认为大型工业企业是造成这两项污染的主要原因,而实际上数百万计的乡镇企业造成的损害累计起来,比之也相去不远。所谓的“生活污染”,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被认为是应得到注意的主要问题,但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新闻界代表认为中国领导人与公众的环保意识都亟待提高,并承认他们的报道实际上只是对问题与事件的被动反应,而没有寻求在具体的环保保护问题上作超前报道。

  国家环保局目前正在筹划“跨世纪绿色宣传教育计划”。

  国有环保局的主要工作对象是:

  1.决策者(政治、行政领导人)

  2.企业领导人

  3.公众

  4.中小学生

  中央政府基本上已为保护环境制定了必要的政策,现在的问题在于各级行政单位能将政策落实到什么程度。在政府官员提升所必需的年度资格审评中增加环境标准的份额,不失为促进环境政策充分贯彻的一种方法。目前他们的精力重点放在发展地方经济上,对环境问题重视不足。

  公众应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并行使其监督职能,尤其对乡镇企业进行监督,这一观点在访问中已反复得到强调。宋健博士还提到国家环保局支持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最近成立了两家非政府的环保组织——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和自然之友)。

  对外援的需求度

  在着手准备本文之前,关键问题在于弄清中国是否能够并愿意从国外提供的技术资金援助中受益。通过与宋健博士、曲格平教授和解振华先生的会谈我得到了肯定的证实。

  国际援助

  赴华以前我与许多组织的代表及个人进行了一系列会面,弄清楚在别的国家已行之有效或正准备实行的技术或其它方式的援助是否能同样适用于中国,同时了解有关的机构与个人对与中国合作进行环保教育抱有的兴趣。当我告诉他们我们可能影响占世界1/4的人口的环境与发展道路时,他们的反应是百分之百的肯定与热情,并提供了几个实际帮助作为试行援助,这使我倍受鼓舞。例如:   1.国际商会提出可以向中国提供一整套环境管理系统的材料,介绍给中国的中小企业。该系统是国际商会与UNEP和咨询工程师联合会最近才研制开发出来的。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有兴趣在其“九大人口国”计划项目下资助公共教育工程,并筹划在1995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召开之前提交一份联名建议。

  3.环境电视托拉斯(TVE)可免费提供电视胶片,并可低价提供400个电视环保教育节目。

  4.市场观点调查国际组织(MORI)愿协助在公共教育活动的前后衡量公众的意识程度。

  5.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可向儿童和其他公民组织提供水源污染监测设备,作为大众参与解决问题的工具。国际组织愿意提供此类援助,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委员会拥有有影响力的中外成员,在中国将可以有所作为。

  在中国有业务的援助的机构,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欧洲联盟和福特基金会(在华期间我会见了所有上述机构的代表),可望提供合作与资助;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成员国也可能在双边的基础上提供合作与援助。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的资源保护、发展和教育组织热心愿意提供帮助,其中部分已经在华开展活动,如中国环境基金会、地球之友、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商业与工业部门中也存在着机会,如免费从世界主要广告机构获取广告、海报、展览会与宣传运动的设计,从国际工业联合会与各企业获取技术与培训。

  建议采取的行动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环境问题严峻,委员会和工作组单独努力的成果本身即使无可挑剔,但从长期来看有收效甚微的危险。毫无疑问,任何委员会发起的公共环保教育,与工作组的试点项目及其他活动,都应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

  在中国,能够迅速提高环保意识,并全面改变公民环境意识和行为的途径之一是:成功的范例,即在一代人之内,通过一个效果明显、经过广泛宣传的示范项目解决一个重要的大型城市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城乡水源与大气污染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树立一个典范,推进更大的行动。因此,政府应将所有成功的事例记录在案,供其他城市效仿。

  我在北京期间会见了一些中国高级领导人和外国援助机构的首脑,他们很多人支持这一观点。因此我建议委员会讨论是否可以向中国政府建议,由中国政府邀请一位胸怀远见,精力旺盛的重要城市市长,在委员会的支持下,担负起这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国方面保证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外方与中国现有合作伙伴及外国援助机构合作,并进一步发展新的伙伴关系,寻求新的支持。

  上述城市环保示范项目应努力使该市的所有部门都积极参与进来,使活动能在新闻媒介中发挥积极的示范性影响。在活动中应向大众解释环境恶化与污染,贫困与人类健康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向人们强调并表明,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通过保持能源与水源、废物利用、管理污水处理、保持城乡卫生等途径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各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管理人员及普通工作人员的创新应受到鼓励与嘉奖,并由受过训练的人员充分调动人们的创造积极性。实行计划过程中应引进对个人、企业和城乡区域的奖励措施,从而激励人们对城市的荣誉感与热情。还应加强对环境法的遵守,在必要的时候加重对违法者的惩罚。

  同别的国家、机构合作,吸收其经验教训,这样的机会是非常广泛的,比如,中国可以从以下单位吸取经验:

  ——某些中国城市的革新性环境措施

  ——山西省政府对15万名政府干部进行有关环境法规的培训、考核。

  ——澳大利亚的“净化澳洲,清洁世界”运动

  ——荷兰政府制定环境信息政策,将信息作为环境政策的一种工具

  ——挪威政府的“环境教育系统行动”

  ——新加坡政府的“创新环境先行社会”

  ——世界卫生组织将在北京和上海开展的 “健康城市工程”

  ——OECD国家众多公司杰出的环境政策和培训计划

  具体需考虑的行动可以包括如下:

  ——吸收中小学校参与环境问题的解决与监测

  ——审查中小学校课程,保证环境教育有足够的份量,且学校考试中包含环境保护的试题。

  ——在所有消耗能源的设备中引进节能技术,从家庭烹调到工业加工、交通、农业和发电

  ——引进降低污染的技术

  ——发展其它形式的能源代替用煤发电,尤其可更新能源如畜力、水能、太阳能和风能

  ——审查交通和建筑政策

  ——审查物价和财政政策

  ——在每日新闻或天气预报节目中报道污染指数

  ——开设“污染热线”

  ——加强个人节能和节水

  ——建立“环保公司”,让其成员每天做一件对环保有利的事(可以非常简单,如拾起一个废塑料袋或随手关灭电灯)

  ——引进有偿的垃圾收集与再利用体制,消除鄙视拾拉圾的观点。

  ——相反,建立将珍稀动物当做美味佳肴可耻的观念。当然,所有这些代表的远不止公众教育,因此有必要发展抓住机会治理问题的综合措施战略。如果一项计划是可被当作模式典型而被效仿的,那么其资金应主要来自中国国内,应更多地依靠资金及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益,而不是指望不断有外界资金的注入。

  应该不遗余力地调动所有交流方式,包括歌曲、舞蹈、话剧、肥皂剧、动画片等等。最后别忘了幽默,因为建设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应带来幸福与欢笑。

  

  


电子邮件:secretariat@cciced.net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邮编:100035

京ICP备0505092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