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发言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大型活动 > 年会 > 2009 > 会议发言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 构建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周生贤执行副主席在年会开幕式上的特别演讲

发布时间:2009-11-11来源: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本次国合会年会以“能源、环境与发展”为主题进行深入研讨,非常必要,很有意义。我围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构建能源与环境的和谐”作一发言,和大家进行交流。

  从某种意义来讲,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产生的是GDP,留下的是污染。传统的发展模式,消耗的资源多,产生的污染大,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科学发展就是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总括起来就是又好又快发展。按照这个观点去理解,传统的“粗放式燃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繁荣是表面的、虚弱的、不可持续的,是推迟执行的灾难;“科学的燃烧”应该是理性的、公平的、持久的,是节约燃烧、清洁燃烧、安全燃烧。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由燃烧引起。能源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快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能源。目前,全球每年生产和消费的能源总量超过120亿吨标准油,其中90%左右是化石能源。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空气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严重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直接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尤为特殊,异常复杂,解决起来比许多国家要艰难得多,付出的努力要艰辛得多。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开发利用将给环境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从能源结构看,煤炭消费量由1985年的7.7亿吨增至2007年的25.9亿吨,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比重由17.3%上升到40.4%。2008年煤炭消费总量增长到27.4亿吨。煤炭生产与消费均占一次能源总量的70%左右,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燃煤是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从发展阶段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资源消耗将在未来一段时期继续保持不可避免的增长态势。从产业结构看,我国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工业化比重最高的国家,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导,这决定了现阶段经济社会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从技术水平看,环保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有利于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制尚未形成。从国际分工看,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大量产品的出口,加剧了我国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据估算,约30%的二氧化硫、25%的烟尘和20%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源于出口贸易,承担了发达国家巨大的转移排放。

  经济增长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客观要求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扬弃、跨越和创新,催生新的文明形态,推进新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应运而生,成为有效破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的时代抉择。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鲜明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确定下来。在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既是文明形态的进步,又是社会制度的完善;既是价值观念的提升,又是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是中国环保新道路的目标指向,又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有益尝试。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具有以下四个鲜明特征:在价值观念上,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环境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在实践途径上,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社会关系上,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在时间跨度上,生态文明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

  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三是毫不松懈地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四是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五是让江河湖泊等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六是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灵魂所在和目标指向,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环境保护工作的时代重任。我们将高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主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在更高层面、更广阔范围来审视、谋划解决中国突出的环境问题,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探索环保新道路越自觉越主动,生态文明建设就越有效越深入。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一个勇于创新、勇于变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取得新的经验和成果的过程。从现实和未来看,中国环保新道路的“新”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等一系列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和战略任务,成为环境保护的全新指导思想。第二,在过去30多年的环保实践中,我们力图主动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但是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局面无情地摆在我们面前。探寻新的途径,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已是形势使然。第三,经过各方面多年努力,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与污染恶化趋势进入相持状态,环保工作仍然处于负重爬坡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环境保护处于新阶段,必然要求新探索。第四,“十一五”以来,我们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把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把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中心工作,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适应总体工作思路的新要求,继续对环保新道路应破解的难题进行有效探索。第五,近年来,我们坚持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解决环境问题,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完善环境政策措施,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价格、绿色贸易、绿色证券、绿色保险以及“以奖促治”等环境经济政策逐步开始建立并成效显现。环境政策转型随着经济发展转型还将不断深化。总而言之,需要适应一系列新变化新挑战新要求,继续对环保新道路进行新的探索。

  从2008年9月开始,世界经济遭受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中国政府果断决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在推动经济全面复苏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重要的投资方向。我们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迫切需要深入研究金融危机对环境保护的新挑战,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对环保工作的新要求,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产业孕育成长的契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二是顶住短期内重化工产业发展态势难以逆转的压力,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三是促进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落实,充分发挥环评制度的宏观调控作用;四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切实解决城镇环境问题;五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统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六是促进一系列经济社会政策创新,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七是抓住科技自主创新带来的难得机遇,大力研发推广高效绿色适用技术;八是提倡和引导绿色消费,推动消费水平升级。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面对能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交织的严峻局面,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也难以单独应对。世界各国应以更广阔视野、更长远眼光对待环境问题,加强沟通,推进节能、环保、低碳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合作,积极建立适应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达国家应正视历史累计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高的现实与责任,在绿色经济政策、资金投入、技术转让、人员培训、机制和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摆脱污染问题的困境。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作为一个高层次的政策咨询机构,多年来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向中国政府提出多项政策建议,受到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8年国合会年会上,中外委员和专家提出,中国要防止环境保护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牺牲品,在努力实现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委员们还提出,中国应大力加强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基础能力建设、着力推进环境创新、持续加强环境监管和农村环境治理、预防环境与健康风险、推广北京绿色奥运经验等重要建议。从一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看,与国合会提出的很多建议密切相关:节能减排和加强生态保护成为中国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进一步加大对绿色能源技术和环境创新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增加到10亿元,进一步落实“以奖促治”政策措施;北京绿色奥运的成功经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办中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希望国合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发挥优势,创新研究,建言献策,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明日的文明,始于今日的奉献。”生态文明的美好未来,需要付出不懈努力。我们将抓住当前机遇,锐意开拓进取,沿着生态文明的指向,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我们愿以包容开放的胸怀坦诚相待,与国际社会携手前行,共同应对,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作出更大贡献。


电子邮件:secretariat@cciced.net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邮编:100035

京ICP备0505092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