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发言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大型活动 > 圆桌会 > 2021年圆桌会议 > 会议发言

荷兰驻华大使贺伟民:应对全球三大挑战,行动与合作必不可少

发布时间:2021-07-15作者: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2021年6月3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圆桌会在苏州举行,会议以“减污降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荷兰驻华大使贺伟民出席会议并作发言。

以下为发言摘编:

我们知道荷兰和国合会有非常长期的合作关系。今天的主题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关注碳达峰和污染减排,以及与长江三角洲相关的生态和环境挑战,这些话题对荷兰都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我们都面临着的最根本的全球挑战就是气候变化,而在这方面,2021年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格拉斯哥将举行第26届气候大会,我们需要取得成果以确保《巴黎协定》能够得到全面实施,并且表明世界没有背弃对气候问题的承诺。荷兰将继续全力以赴实现我们设定的目标。我们将中国视为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看到了中国以往的成就、设立的目标和正在开展的工作,我们相信中国能够做到。

人类的共同未来要求我们统筹应对自然环境面临的三大挑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资源浪费。

荷兰非常欢迎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非常重要的是所有国家都应该尽力实现净零排放,不仅仅是二氧化碳还有其他的温室气体。我们希望2021年20国集团峰会将在这方面做出具体决定。最近国际能源署公布的净零路线图再次强调了净零承诺的重要性,包括迅速淘汰燃煤电厂等高碳能源技术。

由于全球运输燃料燃烧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运输是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组成部门。到2050年实现运输部门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我们需要采取变革性的快速行动,这只能通过各种关键角色和关键利益相关方之间强有力协调来实现,包括我们的政府、还有其他的部门以及企业、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更广泛的行动者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交通脱碳联盟(TDA)于2018年成立,旨在成立一个代表国家、城市和企业脱碳意愿的联盟,加速交通行业的全球转型。荷兰目前是TDA的主席国,也非常欢迎中国的积极参与。

这次圆桌讨论会主要关注的是污染和排放之间的联系,事实上这种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连接的是循环经济或者是资源效率,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循环经济是碳中和与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目标的先决条件。但是意义不止于此,循环也有助于解决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才能建立繁荣的世界。然而生物多样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丧失。如果我们想确保一个可持续的未来,现在是时候要改变现状了,我们只能通过共同行动实现目标。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的东道国,中国有一个重要的机会倡导这一点,荷兰支持中国在10月成功担任第15届的缔约方会议主席,并期待新的生物多样性框架,不仅仅是宏大的目标方面,也包括在实施和问责方面提高相关标准。即将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缔约方会议,将生物多样性和气候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是绝佳和独特的机会,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可以在实现目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要以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方案,在正确的地方进行生物多样性恢复是一个既有利于气候又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例子。健康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质量,生态系统的恢复要求在地方和国际层面采取综合性的办法,例如通过“里约三公约”,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等举措。

荷兰认为讨论气候变化,除了减缓,适应也非常重要。生态环境部长担任全球适应委员会委员,并出席了1月份召开的全球气候适应峰会就反映了这一点。荷兰重视与中国在这方面的紧密联系,也感谢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和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能够参与此次全球适应性会议。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全球目标至关重要,应该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

土地退化对30多亿人产生了不利影响,面对持续的环境恶化,维持对营养食品、水和卫生设施日益增强需求的能力将持续减弱。因此,荷兰强调提出新的欧盟适应性战略的重要性,荷兰认为将气候适应纳入一系列的政策工具的主流是增强气候抵御能力的关键。

生态环境部与全球适应中心中国办公室,在中国国家计划上强有力的合作是最好的例子,适应已经被纳入到“十四五”规划,荷兰也鼓励在执行计划时,重视适应和恢复生态系统的能力。此外,荷兰认为给易受气候影响的人增加一些资助机会也是非常关键的。

国合会的研究工作计划,荷兰支持并参与其中。例如对长江和莱茵河的研究,两个经济区域正在经历强劲发展,面对相似的情况和未来的挑战。除此之外,我还想强调关于气候变化背景下可持续流域管理的研究。该项目强调了行动者广泛参与的重要性,将综合考虑适应气候变化以及管理流域的关键挑战,比如说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农业地下水的抽取、水坝引起的沉积物移动和河口管理等。换言之,它展示了应用综合手段解决紧迫而重要的问题。

各位来宾,为了实现人类共同的未来目标,大胆的行动和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荷兰完全致力于此。再次感谢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分享我的观点,期待与中国更紧密的合作,谢谢各位!


电子邮件:secretariat@cciced.net

版权所有: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邮编:100035

京ICP备0505092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