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国合会2024年圆桌会在海口召开,主题为“蓝色经济助力美丽海南”,会议包括开幕式和“可持续蓝色经济助力双碳目标”“沿海气候韧性城市建设的挑战与创新”“推动《昆蒙框架》实施,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三个单元。国合会秘书处摘编第一单元部分中外嘉宾观点如下:

苏纪兰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五届国合会委员
今天主要谈谈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统一定义,什么叫海洋经济?从国际讲,海洋经济大概是两个方面:一是主要海洋产业,二是海洋的科研教育、管理工作之类,这里主要讲海洋产业。其次我们来谈生态环境的问题:滨海湿地保护和陆海统筹。滨海湿地是海陆之间的过渡带,有很高的生产力,有很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陆海统筹,陆地上的经济对海洋里面的影响是很大的,第一是陆海问题,第二是滨海洄游鱼类问题,第三是水沙入海问题。这三个问题对海南都是非常重要的。

阿曼达•利兰
——
美国环保协会执行总裁
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是可持续蓝色经济。可持续蓝色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可持续的渔业。还意味着沿海城市必须要有可持续的稳定发展。让沿海城市提高对蓝色经济的认识,促进沿海城市的民众参与到蓝色经济发展当中。同时,蓝色经济又可以回馈参与其中的民众。其次,国际合作对于跨境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去碳过程当中,也一定要确保红树林生态系统得到很好的保护。可以考虑海洋二氧化碳减排(mCDR)。对于可持续渔业,希望不论是政府还是非盈利组织,可以看到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变化和进展,然后进一步学习和试验,建立试点项目。

甘剑平
——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海南具有独特且丰富的海洋资源。既是南海资源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南海海洋保护和研究的前哨站。海南具有独特的海岛、海洋的动力特征,天然的海洋环绕着海南的天然上升流,从海底带来的高营养水、高生产力的深海水不仅对海南本身,同时也对临近的中国大陆架,包括湛江湾、珠江口、整个南海南部的大陆架提供了优质、高生产力的水。对南海及中国南海大陆架的蓝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的美丽海洋助力了海南岛的蓝色经济,同时海南岛也为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且非常独特的平台。

梁希
——
伦敦大学学院基建可持续转型教授
谈一下与蓝色经济相关的海洋碳减排以及一些技术的落地,包括相关政策的制定。海上风电有巨大减碳潜力,通过相关的碳减排技术要以绿色和自然为前提。建议建立一个国际蓝碳基金来发展海洋经济。另一方面,未来在塑料领域的监管还有很多潜力可以发挥。最后一点就是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海洋碳减排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技术来实现政策发展。我们需要探讨绿色经济、蓝碳经济的管理,如何提高利用率。我们应该努力避免建设新的高排放航运枢纽,提高产业效率,这才是未来的市场发展方向。

兰博蒂尼
——
国合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昆蒙框架》落实专题政策研究外方组长
国合会委员
自然向好倡议召集人
我们所要做的是持续在蓝色海洋经济中,发挥它自身的一些服务优势。我们需要在不同方面进行海洋的保护,确保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环境。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举行一些大型活动,特别是在发展过程当中,要看到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海洋带给人类的机遇,加强海洋的韧性,通过这些新的机会进行发展。

龙迪
——
国合会特邀顾问
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亚洲区主任
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海南目前非常优先发展生态系统恢复,显示出中国目前正在绿色转型期,对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注已经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平衡,领导力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高兴看到海南省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我相信在未来5-10年,这些贡献绝对会让海南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更有韧性,达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及环境保护的平衡。
*本文系国合会秘书处根据上述嘉宾在国合会2024年圆桌会(4月25日)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